13 小時前
今早和Vitalik关于“如果你开始信任你的验证者集来做其他事情,而链无法控制,那么这个属性就不会延续”的讨论比较晦涩,不少朋友也没看明白是什么意思,单独拆开讲一下这个里面的概念和逻辑。首先Vitalik想表达的是51%攻击对于区块链的危害并没有想象的那么严重,因为即使单一实体掌握了如此多的节点,他们也依然只能按照该区块链本身的既定规则运行,最多也就是拒绝某个区块,而不能直接对你的资产进行修改,即使节点出现了错误,也依然会被区块链本身的规则强制罚没,也就是“信任区块链本身,而不是信任某个节点运营商”。 但Vitalik紧接着提出了另一个更棘手的问题,如果这些节点不仅仅只服务于该区块链,而是做其他的事情,也就是不再像上面说的遵循区块链本身既定的规则,那某种程度就可以为所欲为了。就像是如果一家公司的员工全部都是某个高管自己的亲信,但只要这些员工依然在公司里全职工作,那也必须要遵循公司制定的规章制度,而不会让这个高管为所欲为。但如果这些员工跟着高管出去开了家分公司,同时拿两份工资,那原本公司的规章流程就管不了他们了,他们也就无所忌惮。 于是我顺势提出来了一个问题,以Eigenlayer为代表的Restaking项目,不就是员工(节点)同时领两份工资(以太坊Staking+第三方AVS)吗? Vitalik的回答很简单“正是因为这个原因,Eigenlayer依赖于用自己的代币进行主观标准的罚没”。 他的意思就是,确实Eigenlayer存在这个问题,以太坊主网的罚没标准是客观的,因为这是写入链上的,所以Eigenlayer在以太坊主网的运营节点依然要遵循该客观标准,出了问题要罚没ETH。但是在以太坊之外运营的AVS,这个不属于以太坊管辖,所以Eigenlayer就单独建立了一套管理他们的主观标准,出了问题罚没Eigenlayer自己的代币。 也就是这些领着两份工资的员工,在母公司和子公司,都需要分别遵循各自的规章制度,并不是在外面无法无天。 最后总结一下,Vitaik对于这个现象的回答是,无能为力,只能靠Eigenlayer自我约束。
2.97萬
73
本頁面內容由第三方提供。除非另有說明,OKX 不是所引用文章的作者,也不對此類材料主張任何版權。該內容僅供參考,並不代表 OKX 觀點,不作為任何形式的認可,也不應被視為投資建議或購買或出售數字資產的招攬。在使用生成式人工智能提供摘要或其他信息的情況下,此類人工智能生成的內容可能不準確或不一致。請閱讀鏈接文章,瞭解更多詳情和信息。OKX 不對第三方網站上的內容負責。包含穩定幣、NFTs 等在內的數字資產涉及較高程度的風險,其價值可能會產生較大波動。請根據自身財務狀況,仔細考慮交易或持有數字資產是否適合您。